top of page
搜尋

冇得旅行但都儲唔到錢,究竟我份糧用咗喺邊?

作家相片: Carrie ChanCarrie Chan

喺呢兩年,唔少朋友固有嘅消費習慣因為疫情而徹底改變,好似去旅行等消費大大減少,照道理,每個人都會儲到一大筆錢先啱,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做唔到,甚至「洗突咗」。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嘅見聞——有日我喺𨋢到聽到兩位三十幾歲男士嘅對話,男士A話:「唉,今年去唔到旅行,但我剩返嘅錢洗埋嚕。啲錢好似會拮著我咁,哽著我褲袋!」

如果你都明白男士A唔洗唔安落嘅心態,可能你都喺疫情下儲唔到錢嘅一群,將原本旅行嘅錢轉移咗去其他高消費項目,好似貴價staycation、換新電話等等。雖然理財係好個人化嘅事,無分對錯,但如果你回顧過去一年,啲錢洗得有啲後悔,希望來年可以多啲儲蓄嘅話,不妨都參考下以下幾個原則:

一,學識先儲後花,儲蓄永遠比洗錢優先。我建議大家每逢出糧日,第一時間將一定金額轉帳去一個「不動戶口」,意思即是如非人生大事,你都絕對唔會動用裡面嘅錢。扣除嗰一份儲蓄之後,剩低嘅先係你當月可以花費嘅金錢,咁樣嘅話,就唔怕每個月都有「洗突咗」嘅情況。

二,學識投資,唔好俾你嘅儲蓄貶值。大家可能都知道,現金放喺銀行係追唔上通脹,令你嘅收穫逐個月「縮水」。所以,大家需要識得評估自己承受風險嘅程度,再將資產投資落唔同市場。假設你剛剛出來做嘢,本金少但可以嘗試唔同嘅投資方式,咁就可以考慮將一半做個穩定儲蓄,例如買份醫療、危疾保險,儲錢之餘亦可應付突如其來嘅醫療開支;而另一半就可以試試買落去優質股票,甚至物業市場,投資之餘,亦都學到資產世界嘅運作。

三,學識自律,建立長久嘅良好理財態度。堅持同自律係理財中最重要嘅一環,即使我哋完全做到以上兩點,但只係三分鐘熱度,到最後都好難擁有理想嘅財富。所以,我建議所有剛剛開始理財習慣嘅大家,先設定一個目標俾自己,例如半年之內,每個月要儲起25%收入。半年計劃完成之後,你已經有初步嘅理財規律同自覺性,接下來就可以設定長久、高目標嘅儲蓄計劃,最後培養出理財自律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嘅理財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哋有儲蓄嘅自覺性同決心,就已經離成功不遠!希望呢篇文章可以幫你喺2021年,有個豐盛嘅財富增長。如果你睇過我嘅影片或文章,有啲理財或自我提升嘅心得或疑難想分享,歡迎PM我傾傾或者喺下面留言。

 

YouTube:

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