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疫情過後,保險業何去何從?】疫情為保險業帶來的啟示及新出路

作家相片: Carrie ChanCarrie Chan

從 2020 年起,疫情於世界各地及香港不斷反覆爆發,一波又一波嘅疫情,每次爆發嘅感染人數都比上一波更多。香港人更喺兩年間經歷斷斷續續、變化無常嘅防疫措施,令各行各業都進入寒冬。保險業作為經常需要社交、同人聯繫交流嘅行業,喺社交隔離嘅措施下,又點會唔受到影響?


第一個首當其衝嘅影響一定係見客嘅困難,有唔少同事、同行喺疫情初期,甚至係最近嘅第五波疫情都同我講,自己嘅團隊因為而家大環境冇得出去識朋友同見客,冇新客源之外又難以聯絡舊客戶,業績一落千丈。


即使同客人嘅聯絡冇受到影響,喺百業蕭條嘅經濟下,眼見唔少朋友經營緊嘅生意差咗,甚至有人要面對公司結業或者裁員而失業等等嘅困境,或者被逼放無薪假,要盡量減少開支,對佢哋嚟講亦只好減少投資喺保險上嘅資金,以往有閒錢就會買保險嘅人,面對疫境都將呢筆資金存喺銀行戶口先,以備不時之需。


對行業同保險從業員嘅負面影響固然有,但保險業又點會坐以待斃?有新常態自然會有新出路,喺疫情中,保險業可以如何化危為機呢?而喺呢場疫症過後,保險業係咪會進化並進入一個新時代?


首先,雖然消費者嘅經濟收入或者流動資金喺疫情下都相對唔穩定,一方面限制佢哋嘅投資意慾,但喺另一方面,疫情令大眾大幅提高咗風險意識,比以往更重視喺身體出問題時對自己嘅保障,有一部分人會認清保險對自身嘅價值,配合適當嘅宣傳以及保險業界嘅解說,令唔少以前唔相信保險嘅人喺疫情下或疫情稍緩後購買保單,保險需求有增冇減。


咁點樣解決疫情期間見面機會減少嘅問題呢?大家都知道科技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嘅距離,保險業都唔例外,香港而家各大保險公司都善用科技進行數碼轉型,令保險行銷同銷售都可以順利地喺線上進行,而數碼轉型更加係帶領保險業進入新階段嘅關鍵!


各項創新嘅保險科技包括有「虛擬會面」遙距投保平台,保險從業員可以用網上視像會議形式同客人會面,呢項服務亦已經透過「保險科技沙盒」計劃獲得保險業監管局審批。除此之外,保險業亦開始應用各項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 (AI) 機器學習進行網絡行銷 (Digital Marketing)及其他數據分析,亦開發更多應用程式同服務,盡量令最新嘅保險服務資訊以最多方式及渠道接觸到更多潛在顧客,增加營業額,同時與舊有客人嘅溝通亦可以變得更加緊密。再者,保險業都利用科技幫客人提供更多自動化服務,例如可進行基金轉換指示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帳戶申請嘅網上聊天機械人,又可省減保險從業員以往用喺零碎繁複服務方面嘅時間,用呢啲時間同客人溝通得更緊密,就可以為佢哋提供更適合嘅保險計劃。


即使係疫情過咗之後,相信呢種以科技主導嘅模式亦會帶領住保險業繼續發展,打破實體嘅界限,甚至國界,拓展一個更大更自由嘅保險市場。


疫情仲為保險業帶嚟吸納人才嘅新機遇。疫情持續咗兩年,唔少行業例如酒店、航空、旅遊、零售業等等發展都停滯不前,相關嘅從業人士都失業已久。保險業同以上行業有唔少共通點,例如需要經常接觸唔同客人,要求好嘅溝通能力等,投身保險業會有一定優勢,相信呢個將會係佢哋嘅一個新出路。另外,唔少保險公司喺疫情期間都採取咗 Work From Home 嘅模式,亦發現呢種遠距嘅工作模式無礙保險從業員嘅工作效率,呢種新工作模式,除咗節省空間之外,保險業相信如果喺疫情後繼續運行,會招募到更多全職優秀人才加入團隊。


唔知你會唔會都係即將加入保險業嘅新成員呢?有興趣想知多啲保險業未來發展,不妨聯絡我傾下計啦!


---------------------------------------- 嚟緊我會喺唔同社交平台分享女性職場上既挑戰同心態 亦會繼續同大家講吓如何 建立小習慣 Be a Better Me! 歡迎留言或 inbox 我交流一下,可以訂閱我以下社交平台 YouTube: www.youtube.com/channel/UCXXU0FcsV53G8JzNH4NDosw

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